–
🚩有效拉近與人的距離
某一次的公司內訓,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 :
「請問~如何有效地拉近你與客戶的距離?!」
現場的大家見我問那麼認真,於是乎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:
–
這時候,我附議了最後一個答案:
「上面的提議都不錯,尤其是親和力的說法,說得很好,但我想知道,有沒有人知道如何展現親和力?」
接著,大家又開始回答:
🙋🏼「我知道!微笑~」
🙋🏼♀️「我知道!握手~」
🙋♂️「我知道!親切~」
我:「OOXX....」(😑我是問了兩個一樣的問題嗎?怎麼變成重複循環?!!!😅)
–
🚩這些是萬靈的作法嗎?
有人說:「笑容是世界共通的語言」
這點我很同意,但是它是架構在其他的肢體或是語言溝通上,如果你平白無故地對著人家笑,就會收到好回應?☝🏻😌
「笑容」,假使沒有搭配其他意思表達的話,是很容易被誤解成有敵意的、有邪惡想法的、有嘲諷的可能,所以笑容並不是都一定可以成為拉近距離的方式。
它必須是建構在友善上,才有加乘威力。
至於「握手」,🤝更不是了,沒事就握手,就是一種很商人、世俗的行為,不見得會為你接下來與這個人的談話加分。
–
–
🚩到底什麼才能展現「親和力」?
所以...很顯然地上面都不是答案。
親和力人人都知道,但是要實際拉近親和力的辦法,其實鮮少人能說出明確答案,今天就要跟大家聊聊這個千古不敗的人際關係議題:「如何有效地拉近你與別人的距離?」
要成功提高個人親和力的方式,基本原則在於:「找到共同點」!!
–
🚩何謂「共同點」?
就是你與他相同的地方,舉凡你跟他有相同的穿衣風格、喜歡相同的偶像、住在同一個區域、讀一樣的大學、對同一件事有著相同的看法等等都可以是「共同點」。
共同點,可以是抽象的喜好與興趣,也可以是行為與動作。
像是你採取跟他一樣的「坐站姿」也是有相同效果。
這在心理學上,稱之為:「鏡像原理」。
–
🚩鏡像原理
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,一群人在同一個辦公室工作,只要有一個人打噴嚏,另一個人就會接著打。🤧
「因為她傳染給他了~~」☝🏻😌
(威~~不是啦~~沒那麼快啦!)😆
也許你會說那是因為環境可能出現了過敏原,所以兩個人會先後打噴嚏,但是「哈欠」呢?!
「哈欠」是一種生理疲勞的訊號,主因來自於內在。
–
–
而當一個人看到另一個人打哈欠時,往往會激發的想做這件事的衝動,因為大腦無時無刻都在運轉,打一個哈欠對大腦來說是一種短暫休息,所以大腦非常樂意~
因此有人打哈欠,就會有人跟隨;🥱
同一個空間有人拿起了手機,也會有人跟著拿起手機。📱
這就是「鏡像原理」:人有天生喜歡模仿別人動作的習慣。
而這,也可以成為我們獲得對方好感的方式。
–
🚩獲得對方好感
當對方跟你對坐時,你可以適度觀察他的肢體語言,如果他上身前傾,你也上身前傾,如果他身體翹腳側坐,你也就跟著翹腳側坐,這樣他會顯得很放鬆,我們無形中在向他的大腦裡釋放一種訊號,就是:我跟你是同一質性的人。🤝
(當然你不能跟著太快,會顯得刻意。)
而引用對方說話習慣的單詞、名詞、句子,也是可以的。
例如對方使用:「物件」來稱呼產品,那你也可以用「物件」代替;對方用「肚子」還表達「核心肌群」,你也用「肚子」表達;對方用「屁屁」代稱「臀部」,那你就用「屁屁」去說明。
不要特別去置換,更不要去糾正對方。😗
(請把專業與個人執拗放下!!)
要記得:
「人最不會反對的,永遠是自己。」
所以附和對方,才會得到最大的認同感。
–
–
🚩提問獲得共同點的機會
因此當我們在與對方交談時,要適度的展現認同對方的部分,例如:「我覺得你說得很對!」;
「你的觀點跟我一致耶」
「對!對~~沒錯!!我也是這麼想!」
用這個方式取代單純的點頭,更能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認同,自然你也能取得他對你的認同與好感。
提問個人問題時,也可以透過附和一些回答找到共同點。
例如:
對方提到自己老家住「彰化」時,你即使不住在彰化,你也可以提到自己以前的女朋友住在彰化,所以你之前很常去彰化...等等。
這就讓你跟對方產生了一種連繫的關係。
就好像我們在國外時,遇到同一個國家的人來旅遊,會感覺特別親切一樣。
–
🚩親和力的基礎
所以要拉近距離的方式是:「展現親和力」。
而要「展現親和力」的方式是【找到共同點】。
共同點,是讓你與他原本陌生的關係,有了一絲連結的機會。人總是喜歡跟自己相似的人,我們之前提到當你銷售老遇到客戶對你拒絕,說要回去問家人、問朋友。
所以想成功銷售,我們怎麼可以不先成為他的朋友?
那麼要如何在短時間之內,與對方建立深厚的情感,足以超越時間、空間的圍度,成為對方的「朋友」?
那就是掌握今天的原則: 【找到共同點】 。
–
–
為何有些人總是一見如故,一見鍾情?!
那就是在對方身上,他看到了最多與他相似與相連的地方。
共同點,不關乎「性別、種族、時間、空間」通通都適用。是一種超乎界線的存在~~
把握這個原則,你就可以跟任何人在短時間內做起朋友,適度練習,掌握互動的分寸,進退得宜,會發現銷售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難。
–
❤️歡迎留言妳/你的想法,
你的回應是我們創作的原動力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