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肌肉生長的賀爾蒙原則


談到訓練肌肉、強化身體素質的方式,有許多方法。

光是健身、舉啞鈴鍛鍊一塊肌肉來說,就可以區分為數十種訓練方式。

但是「天下之道,殊途同歸」,不論使用哪一種訓練法,最終還是得視目的、週期、個體差異等而去選擇正確的方式。

甚至可以這麼說…..沒有一種訓練是「最好的訓練法」,或是哪一個訓練法可以「一本通書看到老」,同樣套路、不變的訓練模板,是不可能會帶來長久穩定身體進步效益,「變化」才是身體進步之母。

open the book

而為了使身體產生長遠的進步,讓它達到最好的肌肉生長效果,一般健身主要透過 「局部訓練」去進行肌肉的鍛鍊。

眾所周知,人體是無法局部瘦身的,因脂肪是身體能量的來源,為全身器官共同使用。

但肌肉不是,肌肉是明明白白、實實在在的長在兩端的骨頭上,收縮哪裡,就是使用了哪裡。

而為了讓肌肉生長,我們必須不斷的透過局部鍛鍊撕扯與斷裂肌纖維,補充足夠的蛋白質使之生長修復,如果過程中修復的原物料不足:蛋白質/碳水化合物/維生素,或是身體睡眠、能量補充不足,都會影響它的生長效應。

「練哪裡,大哪裡」這句話對肌肉發達來說是成立的,因此能多有效的去造成肌纖維撕裂,便成了各種訓練法研究的目標:「多組數、正反金字塔、完全金字塔、超級組、間歇訓練、優先疲勞」等等。

而在訓練後身體產生的「賀爾蒙效益」更是肌肉生長的關鍵,因為身體除了靠神經系統這個因子去對外界做出最直接的反應(屬於快速的),還得依靠另一個系統: 「內分泌系統」去印應外界變化(屬於慢速的)。

一個(神經系統)是主要透過肌肉(受器)收縮產生對環境的反應,另一個(內分泌系統)則透過腺體分泌賀爾蒙、神經傳導素去對外界做出回應,因此我們不可忽略「賀爾蒙」對我們身體的成長效益。

與肌肉生長最為相關的激素有以下3個:

睪固酮(Testosterone)、生長激素(GH)、類胰島素生長因子(IGF-1) 此3個賀爾蒙。

為什麼要特別提到它們3個呢 ?

首先:它們3個都對肌肉生長、蛋白質合成有直接的影響效益。

第二:它們對彼此也具有「正向回饋機制」,也就是分泌量多寡會影響彼此的合成與否。

「睪固酮」

我們先來聊聊「睪固酮」,睪固酮由ICSH(間質細胞刺激素)刺激分泌,並受到FSH(濾泡促素)影響。

睪固酮可以影響男性第二性徵,地位等同於女性的「泌乳素」,其主作用可使肌肉合成生長效應提高,並且可藉由生長激素的分泌,引發肝臟製造與釋放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(IGF)」。

而運動時期的強度大大影響睪固酮的分泌量,在「中等時間、高強度訓練」情況之下,運動後恢復期的睪固酮分泌最高,而若「高強度」且時間過長,約超過90分鐘甚至更久,則可能過度疲勞,引發「負回饋機制」,反而不利於睪固酮的生成,造成身體恢復緩慢。

生長激素(GH)

第二「生長激素(GH)」,一個影響身體悠遠的激素,有許多代謝的好處,如:「促使蛋白質合成、增加結締組織增生、刺激脂肪分解轉為游離脂肪酸、使肝醣分解、進行糖質新生」等等。

也因為它本身參與身體多項機能,因此也受多項因子擾動: 「低血糖、低濃度游離脂肪酸、正腎上腺素分泌、睡眠不足」等均會使其受到抑制。

因此,若擁有高血糖、高血脂或肥胖患者,則較容易有低下的生長激素。

一般來說要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常見3因素: 「非最大運動、低血糖狀態、體溫過熱」,所以喜歡進行有氧運動者(非無氧狀態),還是會有生長激素分泌的好處,這部分不用太擔心。

同時,它也受心理因素、壓力影響,短期的壓力,會讓生長激素因而被刺激,讓身體專注於處理與解決問題,但時間過久,壓力賀爾蒙持續上升,變成心理/生理負擔,則會觸發反饋為負向機制而降低分泌量。

類胰島素生長因子(IGF)

第三: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(IGF)」,由肝臟合成,主要受「生長激素」影響,可分為兩型,其中IGF-1可刺激細胞分裂,增進軟骨細胞增殖、與提高身體蛋白質合成效率。

而一般狀態下IGF-1的分泌量受生長激素影響,生長激素增加,IGF-1也會同步增加,但是當身體發生飢餓與分解效應時,他們倆便不再同步。

賀爾蒙機制結果統整

所以簡單綜合上面所述:

睪固酮分泌與「代謝壓力」極其相關;

生長激素則與「血糖值低、高體溫」有關;

IGF-1則需要在「足夠蛋白質與能量供應不餘匱乏之下,受生長激素調控」。

因此3者共通點便建立在「次最大高強度、中長時間、能量充沛與良好精神狀態」下進行訓練,而運動後短時間內(2~4小時)則應給足夠能量補充與恢復。

所以在低血糖時不用急著訓練,好好休息睡覺,不用擔心肌肉長不大,因為你的生長激素會被啟動協助合成。硬要訓練,反而影響運動表現,也提高不了太多的訓練效果。

由此來看,睡前飢餓是可以的~但不能在白天沒有補足足夠蛋白質。

今天介紹的3個與肌肉合成最有關的賀爾蒙,但其實還有其他一樣會對肌肉生長有關的賀爾蒙,只是影響力不及這3個賀爾蒙而已。

而這3個賀爾蒙彼此之間有牴觸之處,實屬正常,畢竟人就是要有調控機制,當持續刺激與過量之下,本來就會引發「負回饋機制」,使其變成抑制作用,這樣才能使身體平衡。

透過對賀爾蒙機制的了解,可以讓我們明白一件事 :

只要知道正確的週期與機轉,每個人都可以練的健康,「無須累得像隻狗」做著無謂的努力。

在適度的強度區進行訓練,依然可以讓身體增加肌肉、減少脂肪。

每天都要運動訓練跟讀書

閱讀更多 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