📚客戶會購買的真相,消費背後的本質

🚩當客戶走進來

「叮咚~叮咚~~歡迎光臨」

「請問需要什麼?!」店員問。

「我想要買XXXXX」客人說出她要的商品名稱,

詢問店家是否有販售。

緊接著店家就幫忙找到她要的商品,然後成交、結帳。

------

上面是標準常見的銷售方式,也是多數人去採取的方法。

但適合每一個行業跟銷售狀況嗎?

對於剛需性較低的健身產業,效果好嗎?

對於消費單價較高的教練課,能產生我們要的預期目的嗎?

答案我想是:「NO~ 」不是的。

我們幾乎很少遇到一進健身房就表達要購課的客戶。

🚩每一個客戶都明白自己的狀況?

每一個健身教練在推廣課程的時候,很常遇見的狀況會是「客戶一開頭總會說自己想瘦,願意為瘦下來,付出任何努力與代價。」

但是到成交收尾的階段時,卻往往回答,想先自己試試看,即使成效不好也沒關係,健康就好。

原本的堅定,對比後來的態度轉變,就好像這一切似乎沒發生過一樣。

那…哪一個是對方真實的想法?

可能都是,也可能都不是。

🚩說服在錯的地方

可能是價格的區間讓她一時難以接受;

可能是你的帶動,無法讓她感到興趣;

也可能你沒有將重點擺放在解除她的疑惑上,淨在說教練課程有多好、自己多轉業,但客戶的疑慮,你卻一句帶過。

為了讓雙方好下台,客戶只能轉而說自己沒有很想要,剛剛只是說說而已,最後就出現了剛剛那前後不一的窘境。

但如果你就抓著這一前後矛盾的點不放,不斷推銷、甚至攻擊對方,這只會導致關係惡化,把情況搞得更難看而已。

🚩找出需求

有人說 : 「需求需要創造」

但很可惜的需求並不是創造出來的,最多是「發現」。

許多人沒有意識到他真正想要的東西是另一件事,所以搞錯了方向。透過釐清,最後才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另一件事,因為要解決這件事,也才「發現」了對某事物的「需求」。

所以…要讓對方想購買課程、服務,最重要的事情是「發現」對方心裡真正的癥結點與想法,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陳述。

🚩從客戶的話裡,找到她內心真正的渴望

例如 : 客戶說自己想要瘦,所以要運動,但是真的深入去剖析,你會發現對方想要的並不是瘦下來,而是最近她因為要去海邊渡假,所以她希望穿泳衣時能顯露身材曲線,但她其實一點也不胖,而能撐起一件泳衣的重點往往也不是平坦的小腹(可以用泳衣遮擋),反而是臀部曲線。

好的臀部曲線,其實更能增加她所想要的效果。

而這個目標,也更有機會在她想要的幾個月內時間達成。

🚩需求背後的真相

當每一個人說出自己想要的東西,

其實他們想表達的往往是另一個東西:

一個人想要買一台好車,其實想要的是別人羨慕的眼神;

一個女孩整天在IG上面Po吃高級餐廳,其實是想讓別人知道她過得很好、生活幸福老公疼她;

一個女孩想要瘦下來,其實只是對自己沒自信,深怕男朋友變心,愛上更年輕漂亮的女孩;

一個高齡的爺爺走進健身房說想要健康,但其實是希望自己活得久一點,且還能陪可愛的孫子走到公園玩溜滑梯;

🚩做錯方向等於徒勞無功

所以教練需要去理解客戶目標背後的想法,進而去提供更佳的解方。

就如同之前所說的那個想變瘦的女孩,她需要的不是瘦身計畫,而是增肌翹臀方案,你幫助她的地方不是管控她的熱量,而是優化她的飲食結構,增加蛋白質、纖維攝取,而不是在乎熱量赤字。

你需要幫她做的是身材曲線的肌力訓練,

而不是減脂強調心肺的循環訓練。

🚩如何問出背後動機?

要如何具備這樣的洞察能力?

方法在於:留意客戶的應用面,與使用它的時刻。

什麼意思 ?

以剛剛那個瘦身女孩為例,

我們要如何知道她覺得身材不夠好,背後真實的原因竟然是後面幾個月要去海邊渡假? !

你需要為客戶創造情境,問她如果她之後變瘦之後,

最想拿這樣的身材做什麼?去體驗什麼事情?

這時候,她就會不經意透漏其實她後面就有去沙灘的計畫,她就渴望同行的朋友與異性友人,能稱讚她保養很好的身材,因為她一直是同齡人眼中的性感女神,她不可以有太普通的身材,她需要更火辣一點,才能符合這個一直以來的人設。

🚩需求背後真實的渴望

人們想擁有好身材,並不是為了健康或是自己喜歡,往往是好身材可以讓她得到別人的稱讚、羨慕。

男孩想要冰塊王字腹肌,是因為可以把妹;

男人不需要冰塊腹肌,是因為長大後的他發現「提款機」效果更好。🤟🏻😎

所以,看問題不能只看表象。

想學好銷售,要學習了解本質,洞悉客戶心裡,透過好的提問,去得到好的答案。

思維「黃金圈」告訴我們,只有從最核心的地方出發,找出客戶的「Why」,而不是「How」或「What」,流於膚淺的問題解決或爭論。

記得 : 問【好的問題】,才能得到「好的答案」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