–
🚩銷售最重要的「一件事」
以下哪一件是【銷售】的第一件事 :
1.介紹產品/服務
2.了解需求
3.建立關係
曾經,我在研習課程上問了大家上面的問題。
前些日子,我也在限時動態上問了大家同樣的問題。
每次提問,每一個答案,其實都有各自的支持者。😄
大家多或少都可以說出自己的一番道理,而在現實情況裡,這三者也都是相通的,彼此都離不開彼此。
在銷售過程中,這三件事也都會先後出現。
但是問題之所以是問題,就是設計來引導大家思考一件【銷售】上最根本的本質問題:
那就是為何會有「買賣關係」?💰
–
🚩交易的起源
最早人類產生買賣行為,是來自通力合作、資源共享的想法,像是我打到獵物,但我沒有果實(水果),這時候我可以拿我打到的肉,去跟別人交換他採集到的水果,這時候...雙方便產生了「以物易物」的交易行為。
而為了確保雙方可以一直交換下去,在過程裡,不會有人輕易地破壞這樣的關係,因為大家會擔心,萬一以後我沒去打獵,我就沒肉吃,我不去採集,我就吃不到水果。
所以我不能欺騙別人,因為不會有人拿自己辛苦獲得的食物,去跟一個會拐騙夥伴的人交換。
所以維持自己在外交易的名聲,就變成一件很重要的事。
而這,就是「交易」的起源。
因此,我們可以得知,買賣的基礎來自於:人與人之間的信任。
–
–
🚩買賣說到底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
為什麼我們會選擇上網網購,並且先把錢付出去,然後乖乖待在家等物流把東西寄來?
因為我們相信平台會確實把商品寄送自己手上,萬一真的沒拿到,一樣可以通知平台處理,並拒絕銀行的繳費帳單等止損行為。
而為何我們會相信「平台、銀行」是我們的「公道伯」?
因為這些背後都是政府機關、公司行號,還有許多人認可下的單位,除了我們自己,也有很多人會跟他們來往。
基於上述理由,我們會對他產生「信任」,而當一個人與一個單位,能被越多人「信任」,也才能發展更好的事業。
也因此,買賣的基石是「信任」;
而【信任】的基石是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】。
–
🚩賣東西拚得就是信任,信任感來自相處
你有想過你為何會跟巷口的阿伯(北)買香菸嗎?
明明轉角的不遠處,也有一家便利商店。
那邊販賣著一模一樣的商品,裡面還有冷氣可以吹,你要是突然想買點什麼東西,也還是可以的。
但是你卻選擇那家最不起眼的柑仔店阿伯購買?
那是因為你知道阿伯賣的香菸沒有比較貴,是你喜歡抽的那一牌子,品質都是一樣的!
但是因為你跟阿伯比較熟,你們家從小就跟他認識,有消費需求,你們會「甘願」選擇跟他購買。
就是這樣,所以阿伯打敗了「連鎖品牌」的便利商店。
長期占據了你們家的「消費份額」。
就這樣「關係」不僅僅是買賣行為的基石,甚至「關係」還形成了一種競爭優勢、保護壁壘。
足以嚇退所有潛在競爭者。
–
–
🚩面對陌生客戶的第一步
回到文章一開始我們問的那個問題:
以下哪一件事,是銷售最重要的「一件事」
1.介紹產品/服務
2.了解需求
3.建立關係
面對有明確消費目標的消費者,「了解需求」,甚至「提供對應的商品」,迅速滿足對方的消費欲望,是確認成交最快速的方式。
但是如果面對「消費意願不明確」、「意願搖擺」的消費者時,前兩件事情,就變成微不足道的舉動了。
唯獨「建立關係」這一件事還能持續發揮效果。
–
🚩小販帶給我們的消費啟示
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?
小時候跟爸媽一起去菜市場、夜市買東西時,那些擺攤的叔叔伯伯除了跟妳爸媽打招呼外,總會第一時間拿糖果給你吃,並且誇你「好可愛」~
你以為他們是認識的,但其實你們第一次來到這裡,所以這是一種「銷售戰術」,透過吸引你(小孩子)注意的方式,讓你們停下腳步,看看他的攤位在賣什麼東西。
甚至他全程不用介紹,你們的目光就會開始掃射他賣的商品,甚至開始拿起其中幾樣來端詳,最後看到有興趣的,還會自動發問:「這是什麼?」
這時候,他再出來「解釋」。
高明阿 ~~~看到沒有?!
他是應允你們的「需求」,才出來「介紹產品」的。
–
–
🚩不銷而銷的魔力
在解釋商品的過程中,你也不會打斷他的說明,更不會輕易走開,畢竟是你發問的。
甚至,聽到有興趣處,還會想再往下問兩句。
所以他有需要在一開始「介紹產品」、「了解需求」嗎?
不~他只做了一件事情:與你們「建立關係」。
「介紹產品」與「了解需求」是你們後來「要求」他說明時,才發生的事。
所以如果他第一時間選擇的不是跟你們「套近乎、噓寒問暖」,而是一直瘋狂叫賣,並且問你為什麼來夜市?想買什麼樣的商品?推銷解釋他們家的東西有多好多好?
你是會駐足聽他解釋,還是加速腳步離開呢?
–
🚩行銷電話失敗的主要原因
許多人電話行銷會失敗,是因為覺得客戶總是很快掛電話,所以把精力放在「提升說話速度」上。
你30秒內就會掛掉電話,所以我就練到把產品介紹跟說明練到30秒內講完;你15秒就想掛電話,我就練更快 !!
但練得越快,客戶越想掛電話。(XD)😆☎️☎️
「電話行銷」的重點不在於創造金氏世界紀錄的語速(除非你參加的是Rap比賽),而是在創造「下一句話」、下一個一分鐘。
當客戶越想跟你聊天時,電話越不會被掛斷,你也才有足夠時間跟他互動,建立更緊密的關係,甚至邀約他到現場了解。
所以,不管一開始或是結束,甚至轉介紹BR,我們一直在面對的就是面對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」,處理的就是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」。
–
–
🚩課程銷售的重點
放到健身產業上,健身教練在銷售課程的過程裡,務必要提醒自己,「專業是一種必須,但不是一種必然」。
你擁有強大的專業,是你本來就要做到的事,但不是客戶會找你的理由,除非你有「建立關係」。
那麼你的專業就是一個「加分項目」,但如果你不去建立關係,那麼你的專業再強、再好,都是一個隱藏項目。
所以從今天起,提醒自己
🔸*去現場服務時(Float),先建立關係;
🔸*打電話時,先建立關係;
🔸*談入會加購意願時(POS),先建立關係;
–
–
沒有什麼是「建立關係」不能克服的~
不是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嗎?!
「有關係,就是沒關係;沒關係,就是有關係」。